面对过去,面对未来 - 克利斯托佛·菲利普斯

面对过去,面对未来

克利斯托佛·菲利普斯


1992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一是举世闻名的邓小平南巡。他来到珠江三角洲,并倡导“致富光荣”;二是第一家麦当劳汉堡餐厅在北京落户,标志着全球性的商业骄子登陆中国。在之后的十年里,中国陷入了全方位现代化的狂热中,使得广大百姓时而狂喜,时而焦虑。对于那些敏锐的作家和艺术家来说,这段时期充满了丰富的值得挖掘的素材。视觉艺术家们 纷纷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铺天盖地而来的巨变。在他们当中,王庆松选择了一条也许是最富有想象、最不可思议的创作之路。

王庆松原本是学绘画的,可从1996年起,他却开始了玄妙的数码合成摄影的创作。在他早期的这类作品中,他采用极富感染力的中央影象来达到视觉隐喻效果。在作品《里面的人》(1998)年中,他将自己刻画成一个目光锐利的囚犯,双眼透过一排由可口可乐罐搭成的铁栏,静静地凝视着观众。在《思想者》(1998年)中,他坐在一片巨大的菜叶上,对着面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夜景,愉悦地沉思着。他的双手十指相交,紧握于胸前,可就在双手的上方,我们看到了他身体上印有的麦当劳标记,就像是被烙铁烙上去的一样。这些夸张的影像不仅表达出辛辣的讽刺,而且十分形象,让人不由地想起二十世纪初的达达派蒙太奇照片。它们鲜明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在社会和文化领域发生的巨变。
在王庆松的早期作品中,较为引人注目之处是他以数码加工方式,创造出怪诞得近乎肆意的场面和人物。然而,由2000年开始,他在风格上逐渐转向现实主义。如今,他将更大、更复杂的人物安排在人们熟悉的空间里,这些空间有的是在工作室里搭设的,有的则是风景。此外,数码合成的痕迹也不那麽显眼了,尽管不可能完全排除。

上述这些在他的《又一次战争》系列里体现得尤为明显。王庆松说,他在构思这组共八张的系列作品时,深受童年时观看的爱国主义电影的影响。这些依然留在他记忆中的影片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为保卫祖国,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他记得,影片中那些描写英雄们奋不顾身的镜头是如何深深地打动了他。他还记得中学时读过的著名作家魏巍的一篇文章,文章赞美这些战斗英雄,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王庆松说,如今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说引发了另一场战争,一场由古老的中国文明与现代的西方商业文化相对垒的战争。各场战役的名称也不难想象, 如“星巴克之战,必胜客之战,麦当劳之战”。

如果说王庆松的《找乐》及《老栗夜宴图》等早期作品是采用古典手法创作的,那麽他的《又一次战争》系列则有所不同。这组作品摄于北京之外、河北省境内的小山上,看上去像是一幅幅动作影片的剧照。我们一下子就发现,在这里的战场厮杀中,传统的战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高耸立的麦当劳标志的旗杆。山坡上,与“金色双拱”大军的战斗残酷而血腥,但结局却明了的使人感到惨痛。在《又一次战争》(系列之七)中,受伤的指挥官(王庆松饰)被一群士兵包围了,他们的枪口对准了他。他无路可逃,而且即将被抛入他身后的麦当劳垃圾桶里。然而,可以令这位指挥官欣慰的是,他那于事无补的英雄气概已使他变成了一个“最可爱的人”。

王庆松说:“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动荡,中国的传统及古老文化已消失殆尽。盲目的民族自豪感如今变成了对西方式消费的盲目追求。”他认为,现在最迫切的是“唤醒我们的理智”。《过去、现在和将来》(2001年)是王庆松最寄予厚望的作品之一。这幅三张相联的摄影作品取材于他对中国人的历史地位和命运的思考。作品中,站立着的人物及其姿势都做了细致的安排,酷似纪念性公共雕塑的风格。这类雕塑在中国许多城市仍然可以见到。

在这幅三张相联的作品中,每一张都描述不同的历史时刻。在右边的《过去》中,十七个人物聚集在一个浮雕式的底座上。他们都是士兵,当中有男有女,个个身上沾满泥浆的军装,毫无魅力可言。他们手中拿着大刀、步枪和手枪,当中有一个人正吹着军号,另一个人则将一条沉重的锁链举过头顶。这条锁链象征着压迫,而他们正是要通过战斗来推翻压迫。王庆松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纪念物的底部,他也是一个士兵,头上扎着血迹斑斑的绷带(就像《又一次战争》中的指挥官那样)。他注视着其他人,手中还捧着一束花,似乎要献给这些解放战争年代牺牲的英雄们。

在左边的《现在》里,人物已不再是满身泥泞的士兵,而是十七位身上闪烁着银光的工人。他们手中握着的不是武器,而是表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的各种生产工具。他们当中许多人还戴着护目镜。一个手持扩音器的工头正吆喝着他们站成一排。王庆松再次出现在人群之外,他注视着这些伟岸的人物。这次他是一个头戴白色棒球帽的青年,身边还跟着一条膘肥体壮的爱犬。

居中的是《将来》,里面的人物全都是金灿灿的。他们手持鲜花和果篮,一齐望向观众。王庆松也在他们中间,他手里拿着一对钹,像是在宣告金色时代的来临。然而这灿烂的未来仍有不确定之处:有一个人手里还握着枪,似乎在等待即将到来的战斗。所有人都面色阴沉,高度警惕,不见轻松、欢快的表情。他们是否真的相信金色时代即将到来?王庆松说,在如今这样的年代,中国过去的所有理想和英雄人物都遭到置疑。《过去、现在和将来》提出了一个重要但却无法解答的问题“等待饱经沧桑的中国人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未来呢?


克利斯托佛‘菲利普斯是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策划人,《美国艺术》杂志特约撰稿人。

打印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