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松:当代生活“偷窥者” 赵琳琳 2008年

王庆松:当代生活“偷窥者”

赵琳琳(广州日报)


  如果说,许多艺术家都以不拘小节而示人,那王庆松绝对是其中尤其不拘小节者。他和其他十多个摄影艺术家日前在北京环碧堂画廊举行了一场群展,看完展览后,记者如约在画廊门口等王庆松。主办方的联络人和记者打完招呼后,一闪身说,“要采访王老师啊,就在这里啊。”猫在角落里的王庆松有些腼腆地站了起来,和记者握握手,他穿着一件宽大的显得有些颓废的黑色上衣,头发乱蓬蓬得像早晨刚起床还未来得及洗漱。

  迄今为止,在中国当代摄影作品拍卖前十名中他独占三席。2006年他的作品《跟我学》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中以318400美元夺得中国当代艺术摄影拍卖头把交椅。2007年他的作品《过去,现在,未来》以92万多元成功拍卖, 同时《老栗夜宴图》以74万多元成功拍卖。

  向摄影转型:今天物价涨,明天房价涨,实在没有办法画下去

  王庆松祖籍江苏。年轻时当过军人的父亲,曾经去过黑龙江、大庆等地,转业后被分配到大庆支援祖国的油田建设。王庆松回忆说,他生在黑龙江,曾在大庆生活,名字里的庆就是“大庆”,松指的是“松花江”。上世纪70年代前后,因为湖北荆州又发现了新的油田,王庆松随父母来到湖北生活,并在湖北长大。

  王庆松回忆说,自己考四川美术学院曾经连续考了好几年,才最终进入那里读书。当时他已经快24岁了,比许多同学都要年长,“这对我来说是件很羞耻的事情。”高中毕业后的七八年,他一直就在油田里钻井、打油。

  而他与艺术结缘,则是由于初三那年,父亲到外地出差,因为交通意外去世。“很长时间我都感到异常压抑,没有任何心思学习,也不想读书。”上了高一,王庆松偶然在地上捡到一张素描稿,上面是一个老人的头像。王庆松就开始照着这张素描来描画。“其实当时我就是想找个东西去逃避,如果当时有其他的东西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我可能就干别的行当了。”他说直到自己中学毕业后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美术学校。

  1992年,王庆松在北京看展览,觉得北京的艺术氛围不错。因此,从四川美院毕业后他来到北京,正式开始“北漂”。他的同学中有八成以上不是做装修就是开广告公司,而王庆松对这些却没有太大兴趣,“因为那要面对很多人,而我不愿意和太多人打交道。后来我就是画画,画了半年又画不下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究竟应该画些什么。因为社会变化太快,商业冲击太大,根本画不下去。”他说,周围的影响太大,今天物价涨了,明天房价涨了,实在没有办法工作下去。1994年,王庆松开始试着用图片拼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到了1996年,王庆松开始向摄影艺术转变。

  有人说王庆松的作品属于观念艺术作品的范畴,还有人认为王庆松的作品带有一定的写实性质。王庆松则说,他不觉得自己有观念,只觉得自己工作通常就像是个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我更像记者,反映现实的生活,但是在反映的同时我有自己的态度;更确切地说,我认为我就像是一个记者用自己的观点在报道一个现实的东西,有些评论,这种评论可能是某种情绪的体现。至于是采用摄影还是造像,那只是创作方式的不同,我想我的作品的内容和主题还是带有记者性的。”

  对话王庆松——
  奢华始终不是我的生活

  广州日报记者:你近期还有些什么作品正在创作?未来有没有打算再开个展?

  王庆松:我最近都在忙一个短片,5分钟长,讲述的内容和建筑相关。城市的发展有时候是很无聊的,且有时候并不实用。很多时候,城市的发展建设就是个样式,很可能这里需要一个这样的造型就建这样的建筑,但是与人的需求没有太大关系。片子现在已经做完了,长度为5分钟,整部片子里没有出现一个人。

  广州日报记者:你本人常是你作品中的一部分。那些作品都是怎么拍的?

  王庆松:开始合成作品期间是自己拍,后来是摆拍,早期我的许多作品都是拍我自己,找专业的摄影师来拍,把自己变成我作品中的一部分,自己选择构图。那时候其实没想那么多,就是想降低一些成本,后来发现自己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种很怪的感觉,与画面和外在的社会之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也是其中的一个角色。
  社会看你,你也在看社会,有一个互相观望的感觉,当然,有时候也会厌烦。

  广州日报记者:你认为你的作品哪个方面最独到?

  王庆松:自己个人的态度最为重要。我想拍东西一定要拍你了解的东西,不了解的你是拍不好的,当初许多人曾经认为我的摄影是在西方学习过的,后来很多西方人看到我的作品又认为不是,我想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变化太快,这种变化本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社会的变化也给艺术家提供了许多机会,中国式发展与过去西方国家的发展截然不同,所以,我个人的独特的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成就了我的作品的独特性。
  我想,中国的文化是无可替代的,我喜欢中国的文化,它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中国的可爱及变化将会刺激你,很多东西今天是这样的,明天可能是那样的。所以,就连很多西方人也喜欢来看中国,拍中国,当然,他们很多人拍的只是旅游照片。

  广州日报记者:你站在哪个角度观察中国?

  王庆松:我想应该说是我个人的角度,我自己认为我是站在一个记者的角度在观察和记录。我的角度来源于我的经历、生活——童年与父母游民一样的生活以及后来流浪式的生活。 从初中父亲去世开始,我们一家人领过救济粮,一直到18岁,我虽然对社会有厌烦,但是同时又有感激,因为社会关爱过我,但这种关系又很微妙。高中毕业后,我曾自己申请去最艰苦的地方,希望回报这个社会,但是很多人不理解我,认为我是傻子。我没有根,在北京我曾经住过最艰苦的地方。它的好处是使我对于社会的认识有丰富性,同时又总在对社会进行思考,并有怀疑的态度,到底哪一个是真的。
  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只要是自己熟悉的生活,就能够体会到社会的变化的深刻。比如,以前我会幻想有一天我会很有钱,但是实际上有没有钱对我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比如,现在我有了钱,去得起几万元一桌的高档餐馆,但是和朋友一起去吃饭我还是会点家常菜而不会去点生猛海鲜。那种奢华始终不是我的生活。

  广州日报记者:那你认为中国的摄影艺术品市场目前是否还不成熟?

  王庆松:应该说这个市场才刚刚起步。从前年开始,部分摄影艺术作品开始进入市场拍卖,几乎没有哪一次是真正成功的。但是大家都很努力,希望每一次都有进步。现在拍卖行和画廊也都有意识地在培养大众对这方面的意识。许多照片需要时间和历史来沉淀及证明,许多人才能够意识到它的珍贵性。目前,中国的摄影作品的技术、观念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还是很高的。

打印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