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拍的“新闻摄影”——王庆松访谈 杜曦云 2008年

摆拍的“新闻摄影”——王庆松访谈

杜曦云

访谈时间:2008年2月3日
访谈地点:王庆松北京工作室

 
杜曦云(以下简称杜):早年你主要是进行油画创作,后来为什么会转向摄影?

王庆松(以下简称王):当时在北京有很大的社会压力,心情是焦躁不安的,好像是在较劲,不知道是跟社会还是跟人,所以我觉得那个时期的创作有打架、斗殴的感觉,仿佛生命中有一种红色在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个人在认识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是不是可以用图片来记录这种感觉呢?于是我利用很多流行的图像、符号,然后合成、拼贴。

杜:你所理解的摄影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王:当时我做的摄影,把它是看作是一种行为的记录,或者是另外其他的东西,根本不会想到它是一个独立的摄影。1997、98年的时候,才有人正式提出摄影这一概念.那时候我还觉得可笑,特别是观念摄影的出现让我觉得很奇怪。后来我觉得有点不对——摄影有观念吗?

杜:你一直做所谓的摄影,你是不是依然认为它就是呈现一种图像?你一直强调语言的可沟通性、可交流性,用你自己的话说,就是力求让大众都能看的懂。但是语言有时候过分的通俗易懂,会不会流于一种直白呢?

王:我觉得这种直白,关键在于你是怎么去看的。通俗性,并不是说是不加思索不加思考的,或者说是没有任何观点、没有任何目的的直白。这种直白,就是经过你的加工,或者是根据你的总结,使它尽量的接近事实、接近现实生活。其实,直白的好与不好是很难界定的.但是我一直保持着对现实怀疑的态度.至于好与坏,这个东西很难断定,有好的就一定有坏的。但是我真的表示出很多疑问,这个时候我觉得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杜:你认为你的作品不是观念摄影。而且你也很反对别人把你的作品称为观念摄影。但在严格意义上讲,你的作品又不属于纪实摄影。因为你的作品实质上是表现你对某一问题、现象、状况的个人看法,然后你再用一种摆拍的或者再造生活的方式把它拍下来。如果可以给自己作品归类或定义的话,你感觉它应该属于哪一类?

王:其实我一直把我的作品归类为新闻摄影。

杜:新闻摄影?

王:我的作品中你乍看会感觉与新闻摄影有点距离,但仔细琢磨以后,会发现它有新闻摄影最重要的要素,包括真实感、纪实性等.

杜:这些年来的一些重大社会现象和重要问题,在你的作品中大都有所涉及。比如麦当劳文化的入侵、知识分子为金钱写作、广告的无尽覆盖、旅游团的庸俗文化消费、某些社团以节约之名造成更大的浪费……你在很多问题领域、层面都有所涉及,这应该与你所认为的的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责任感有关系。那么你认为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责任感是什么?

王:我觉得像我们这批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艺术家,往往是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比如认为对社会要负责,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阴暗的一面。当然,或者也可以说有伪装性的一面,年轻人可能就无所谓,他们觉得是这样就这样了,这肯定是相对要真实一些。我觉得这个东西跟那个时代的教育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杜:你现在拍的宏大场面的作品,都是像拍电影那样去搭景,而不是在电脑里去虚拟的?

王:对,一点都没有用电脑处理,而是通过搭景呈现的。我觉得搭景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因为每一个现成的东西,看似拥有一个很好场景或层次,但是在你拍之前,可能已经有二、三十个艺术家拍过了,所以我从来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当然,我也不是凭空臆造。为了搭景,我在现实中拍了很多照片。但是我觉得那只是素材,我不会把它直接作为我的创作的一部分。所以,我搭景的目的在于亲自制作,跟别人是不会撞车的。我现在还不习惯助手帮助我工作,我认为不管你怎么做,它都会留下你的的痕迹,而很多工作是无法让别人替代的。

杜:当助手去帮你做的时候,你是否对作品本身没有把握了?

王:它离你的距离会远了、隔膜了。我一直不敢拍短片,是因为对素材、对流动的画面很难把握。而我拍很多的照片,其实就是为了拍短片作准备。也许最终别人会认为我最好的是短片而不是油画,也不是摄影,因为你在很多时候都是在为以后服务。你找了一些人帮你,但最好当他不在的话你自己马上能接手做。比如,如果摄影师离开,你自己马上就能上手自己拍摄,每一个步骤你都摸得特别透,而且不停的跟他们去交流,甚至有些方面你比他们更有经验。因为你了解你的作品,了解你的照相机用什么角度才能更准确地抓到你作品的实质。

杜:你现在做作品所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作品数量却越来越少。你所谓的少做,是不是说你找到一个点的话,越来越谨慎,越来越不贸然出手,而是要经过精心、广泛的调查及研究,以及自己的思索、加工,直到感觉自己可以精准、深入地来把握这一现象、问题时,才搭景,才开始拍?

王:对。不可能是想到一个或者遇见一个就马上拍它,这个我觉得太冒失了。当然,在拍摄的时候还是可以慢慢的来调整。所有东西都是经过你不停的考虑而形成的,因为它只有具有典型性,才能去拍。如果这个景象不够典型的话,你急功近利的去拍,是无法产生好的效果的。

杜:要是那样拍的话,是不是有点浮光掠影?

王:除非你特别聪明、特别敏锐,有可能会灵光一闪地抓住精髓.但我觉得自己不是那种人。但是我相信如果再过几年,可能会有更多人理解我的作品,觉得它不是简单地摆几个东西,或者说是为了某些浮躁的目的,而是具有批判性的。

杜:那么下一步你会关注哪些领域?

王:始终会与现实生活有关系.因为生活在不停的演变。我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超级大国,这些人在想什么、做什么、可能发生什么,这些微小变化都可能产生很大效应,这会给艺术家提供很多文化资源。事实上,我也开始慢慢转变一些东西。比如,我可能会拍一些小的作品,也许明年会拍一些风景,我会换一个角度去拍,它可以不是艺术,但至少应该是一个好风景。这些是需要感情投入的.没有感情投入,你连一个关于乞丐的好照片也拍不出来。但是如果你仔细找了、仔细拍了,你肯定会拍到一个不是概念化、简单化、空泛化的乞丐,甚至从这个乞丐的照片中会折射出另外一些事情来。所以我想从多方面考虑后再行动,而不是想到什么就马上去做。现在的人太浮躁了,可能很多事情都要等一等、想一想、看一看再去做。过分的“快”是要出问题的。

杜:你是不是说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大跃进”时期、盲从的时期?

王:是的。这种情形很恐怖。比如画廊,这些在国外也是需要几十年才能发展起来的,在中国两、三年就出现了。

杜:新一轮的“超英赶美”?

王:这肯定会出问题,大浪淘沙到最后,很多艺术家不知道怎么就消失在历史之外了。他们当时可能想,反正都是卖,就这样随便做吧,当做到出问题时就不做了,到那时也应该够了。但我觉得到那时不是够了,而是成为垃圾,成为一种没有价值的废物了。

杜:到时候成为历史的笑柄。

王:,反正没戏了。我觉得人一辈子能真诚、投入地做一点事情就很难得了,做不了太多。所以心态还是需要稳。画廊老催着,说展览没什么作品,你需要多做一点作品。我觉得真的做不了那么多,所以还是应该慢慢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我们的作品才能得到持续而稳健的发展。

打印 PDF